《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读书笔记与自我思考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前言

得知心流是在研一入学前,老师和我们上的第一次课的时候。当时导师非常语重心长地跟我们说,希望我们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现乐趣,进入到心流状态,从中收获更多的东西。当时还以为是老板为了让我们产出更多内容大的鸡血所以没放在心上^_^,但是后来在微信实习的两个多月中,我切实地感受到了心流的力量,并为之沉迷。

回到学校之后,我在读被科研所困,局促于一室之内,有种终日不得自由的感觉。很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在微信读书上看到了这本书(我还是挺感谢自己发现微信读书这个软件的,买了会员免费读书的感觉就和在图书馆中随便抽一本书一样,阅读体验还是挺好的),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思考。

这本书也不算厚,微信读书这边记录我总共的阅读时间也就三个多小时,虽然在现实时间中我断断续续读了大概一个多星期。初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是那种庸俗的成功学、教育学鸡汤,充斥着看上去有意义但是完全没有用的废话和自我感动的桥段。但是我在翻看序言的时候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郑也夫先生直言不讳在序言的第一页抨击出版商将中译本不断更名造成全方位的混乱,直斥其尸位素餐,确实让我有些诧异。(虽然后来了解到他的一些生平之后发现这些其实也不算什么)序言中郑先生是从幸福的角度切入的,探讨了幸福是什么,如何获得幸福,确实让我对这本书有了更浓厚的兴趣。精神熵的提法也确实让人耳目一心,与最近我所看到的的san值也有类似的地方。如此,虽然这本书的第一印象给我不算好,我最终还是将其读完了。

心流是什么

在通过这本书了解心流之前,我个人比较推荐阅读赵昱鲲序言的第二篇,从精神熵的角度切入。生命在熵增的世界中是熵减的奇迹,从无序系统中构建有序,而心流就是精神世界中的生命,让思维从混沌变得更有方向、更有结构。

心流的本质

心流的本质,我认为是对意识的控制。在我的理解中,心流是人们为了探求幸福所探索出的方法。我很难描述幸福是什么,但是我觉得我可以比较容易地描述不幸的感觉。按照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在基本的生存问题得到解决后,人们就会追求新的需求和新的愿望。对于生活在丛林的原始人来说是很难有不幸的感觉,因为他们朴素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没有选择;但是对于现代人来说,我们永远在追求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将心力放在新的牧宝上,不能享受现在,与知足的快乐绝缘。也正是因为如此,拥有更多的物质并不能让人感到幸福,过多的选择更可能人让人感到疲惫。

第二章中的《内在失序》一节我个人在最近一段时间是比较能够体会。所有失序的现象,痛苦、焦虑、恐惧等,强迫我的注意力集中到了错误的方向,那些能够快速获得多巴胺的方向,比如电子游戏等。哪怕是我非常清楚我现在应该干什么,我在意识上也完全无法动弹。就如书中所提到的,“精神能量窒息了”。这种内在失序的现象就是精神熵增加的情况,也类似于克苏鲁世界体系下的san值降低,导致自我解体,使得效率大打折扣。

心流的定义

心流,就是让意识重新回归结构化,降低精神熵的一种行为方法。我在一开始看到这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冥想。事实上,冥想确实能强化人掌控心流的能力,增强人的注意力,让人能做回自己意识的主人。但是没有冥想也不要紧,心流的原理应该是意识运作的原理,我个人理解为“原初的快乐”。

这本书更多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从个人来说,自己就是世界的全部。书中对此给出了例子:

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提图曾说:“人害怕的其实是自己对事物的看法,而非事物本身。”罗马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也曾写道:“外界事物令你痛苦并不是因为它们打扰你,而是肇因于你对它们的判断,而你有能力立刻消弭那种判断。”

所谓的痛苦与快乐也无外乎是个人的意识,尽管很多人认为其与物质世界有很大的关联,但是这种关联其实同样取决于意识。比如说有很多人认为穷人是痛苦的,但事实上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幸福指数并不低。如果询问上一辈人,在他们早期贫困的时候往往生活也是充满着很多的乐趣,反而是富裕了之后很多人会感觉到无聊与疲倦。

心流的定义,要从意识运行的机制出发。意识每时每刻都在处理着外界输入的信息,并做出决断,如此的能力被称为注意力。意识是一个圆形的循环,注意力塑造着自我,也被自我塑造,塑造的效果来源于意识的反馈。心流,通过控制意识的走向,降低精神熵,使得意识收到的信息与当前的行动目标一致,用积极的反馈来强化自我,从而产生更多的注意力,照顾内心与外在环境的平衡。

心流的结果

心流的结果是生活中的最优体验,这里可以引用序五中所引用的米哈赖教授的一段话:

最优体验是人穿梭于具体的世界与遥远的心智国度间的过程;具体的生活犹如在泥沼中行走,心智的世界则是人类理解生活的灵光。人透过苦涩的生活,尤愿召唤更复杂的心智来理解生活,两者交织成一个整体。这种整体性是由简单的认知到“自我”的复杂化,使我们的心灵不再乞求于简单容易的思考,而是进入自我的彻底私密的体验,先完成主体的思考,再回来俯视自己,使自身在生活与意识之间来回地整合。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产生了“喜悦”。

总体而言,就是精神熵的有序

如何追求心流

书中第三章 心流的构成要素中《构成心流体验的要素》中的一些例子能比较好的帮助理解心流的含义,同时明确如何达成心流。作者的研究发现是,无论活动如何,在进行得极其顺利的时候,当事人的感觉总是相似的。这种感觉不分文化、现代化程度、社会阶级、年龄与性别。如此感觉,称之为心流,也即最优体验。

总体来说,作者认为乐趣包含八项元素:

  1. 面临一份可完成的工作。(可行性)
  2. 能全身关注于这件事情(专注)
  3. 有明确的目标
  4. 即使的反馈
  5. 能深入而毫不牵强地投入到行动之中,日常生活的忧虑与沮丧都因此一扫而空
  6. 充满乐趣的体验使人能自由控制自己的行动
  7. 进入忘我状态,但在心流之后自我感觉又会变得强烈。
  8. 时间感发生改变,几小时犹如几分钟,几分钟可能变得几小时。

这些元素并不总是出现,但是总是特点明显。日常中最容易达到的心流就是游戏,无论何种游戏,我都有听过“感觉时间变快”的经验,甚至自己也亲身体会过打开《文明》之后一晚上转瞬即逝,太阳马上就再度升起的感觉。

总体来说,要达到心流,必须有以下几个条件:

  1. 具备挑战性的活动

    • 这里的“挑战性”,我个人认为是带来乐趣,或者至少不会无聊。就像是拧螺丝,如果单纯地去拧,那只是机械性的劳动。但如果去考虑如何拧地更快更好,如何拧地更久,甚至跟人去比赛,那在一些人眼中就和枯燥乏味无关了,变得有挑战性起来。
  2. 明确的目标与即使回馈

    • 如果是挑战性是前提,这一点应当是关键。如果目标不明确,人就会迷茫;如果目标不可达到,人就会恐慌。
    • 即使回馈也很重要。就像很多系统文数据化一些常见的数据读者可以从中感觉到爽点,或是游戏的常见套路,人们总是喜欢获得而讨厌失去,并索求着更多。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贪婪是人的本性了^_^。
  3. 全身贯注

    • 人们最常述及的心流体验的特征就是,在心流中会把生活中所有不快乐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4. 掌握自如

    • 所有对心流的典型描述都提到“控制感”——或说得更精确一点儿,它不像日常生活,时时要担心事态会失控。

    • 这里指的更多是控制的可能性,而不是实际的情况。就比如说攀岩的时候,攀岩者可能会出现失误,但这并不妨碍他感觉自己能掌握下一步的动作。

作者最后还提到了一点:目标不假外求。即“自成目标”,做一件事不追求未来的报酬,做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回馈。具体的做法可以参考原书的第四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心流?》。从这一部分可以感觉到,游戏与心流之间的密切联系。正如我小时候所梦想的那样,能不能用玩游戏的方式来学习?事实上,如果能从学习本身获得乐趣,学习又和玩耍有何区别(毕竟都在获得多巴胺)

一切其他的想法

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正如序四所提到的,心流只是一个方法,它背后更大的逻辑是,我应该通过锻炼控制自己的意识,去获得真正的幸福。心流只是手段,目标应当是追求幸福。但如果走上了错误的目标,即使处在心流之中,也不过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作者其实也并没有提及真正的幸福,而是描述了各种各样的乐趣:感官的乐趣、思维的乐趣、工作的乐趣、人际关系的乐趣、从挫折中获得的乐趣,以及,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是十分复杂的,我现在也不知道该如何描述自己的意义。但我觉得作者对于建立复杂意义的四个阶段描述的很好:

  1. 在最初,每个人都只是想到求生、保持身体及其基本牧宝的完整性。追求舒适、生存、享乐。
  2. 当这些得到充分保障后,人可以扩张意义系统,包容家人、邻居、宗教、种族或者国家等团体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虽然会要求个人认同传统的标准和规范,但仍然能提升其复杂性
  3. 个人主义的反省,个人再次转向内心,从自我寻求权威与价值标准的新基础。不在盲目认同,开始发展独立自主的善恶观念。人生的主要目标变为追求成长、进步和实现潜能。
  4. 脱离自我,认同他人及宇宙共同的价值观,让自己的利益融入到大我的利益中。

我对第二点和第四点的理解为,第二点只是无意识地盲从,充其量是愿意牺牲,但是不会去思考真实性,追求真理。到了第四点的时候,会重新认识到个人的成长应该依托于社会,提示到大我与小我之间的关系,会寻找正确的解法,而不是看上去最正确的解法。

写下此文,希望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不要忘记此时此刻的所思所想,能够沉下心来追求真正的幸福。在最后,与即为序言作者一样,感谢中信出版社,这本书终于不会被叫做《当下的幸福》或者《快乐的真意》这种一看我就不想读的名字了(虽然在读完本书之后我觉得这两个名字取得也还挺贴切的)。也希望读者能掌握心流,引导自己的思维来追求自己所认为的幸福。

0%